公務餐改革的深意與啟示
安慶市推出的市域內公務餐“零接待”制度,以“個人承擔餐費+指定場所就餐+一碼通管理”的組合拳,為規范公務接待、厲行節約亮出了鮮明態度。這場改革不僅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深化落實,更以制度創新破解了基層接待中的“隱形負擔”,為作風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公務接待中的“潛規則”曾是基層治理的痛點。過去,市域內公務活動的“迎來送往”往往伴隨著超標準用餐、變相吃喝等問題,既浪費公共資源,也給基層帶來沉重的人力、財力負擔。安慶的“零接待”制度直擊要害:明確餐費由個人承擔,斬斷“公款埋單”的鏈條;劃定225家覆蓋市縣鄉三級的指定就餐點,壓縮違規吃喝的空間;通過“一碼通”實現預約、支付、記錄全流程數字化,讓每一筆公務用餐都曬在“陽光下”。這種“明規矩”破“潛規則”的做法,從源頭上遏制了鋪張浪費,也讓基層干部從繁瑣的接待事務中解脫出來,更聚焦于實際工作。
“一碼通”的技術賦能讓改革落地更具實效。公務人員通過客戶端即可完成預約、導航、支付,系統自動記錄信息,既簡化了流程,又實現了精準監管。這種“數字化+制度化”的雙重約束,不僅讓公務用餐更透明、更規范,也降低了監督成本,讓“厲行節約、反對浪費”的要求從口號變為可操作、可追溯的實踐。同時,提倡自助餐、小份菜、“光盤行動”等細節,更將作風建設與文明習慣培養相結合,推動形成健康向上的公務風氣。
安慶的探索為公務接待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。其核心在于抓住“經費”和“監管”兩個關鍵環節,通過明確責任、技術賦能、細化要求,構建起閉環管理體系。這不僅減輕了基層負擔,更以“小切口”推動了“大作風”的轉變,讓清正廉潔的理念滲透到公務活動的每一個細節中。期待這樣的改革能進一步推廣深化,讓“零接待”成為常態,讓“節約型政府”的建設邁出更堅實的步伐。